起点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面对一堆陌生的专业,一开始不知道怎么选择,后来回忆起电影《钢铁侠》里 J.A.R.V.I.S. 出现的片段,真的很酷,当时就想要是我也能搞出来这么个东西,那就太方便了,于是带着期望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到了学校,开始上课,对计算机有了更多的了解,才意识到,我目前学的东西还是太基础,离自己打造人工智能的管家还比较遥远。不过到现在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AI应用落地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就这样,我进入了计算机行业,然后开始接触编程和程序设计,看着自己写的程序能跑起来,能处理一些简单的任务,再到接触一些大的项目,有团队合作,任务分工,参与到大的项目中完善和维护系统,自己对于系统开发设计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目前我已经结束了一段接近3年的工作,工作中遇到过不少问题,也解决了不少问题,不过缺少对问题的总结记录和整理,虽说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能够更快的解决,但是时间久了处理起来也还是会生疏。及时记录问题,贡献解决方案对个人和行业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所以这一次,我选择了搭建个人博客来做这件事情,到现在博客基本搭建完成,我可以专注于内容本身了。前前后后花了快1个月的时间,做了各种尝试和取舍,把自己喜欢和觉得有意思的元素都融合到了一起,从0到1的这个过程,还挺满意和享受的,之后也会出几篇博客搭建的内容。
学习探索
对于计算机行业来说,技术发展和变化节奏都比较快,所以对于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我在学习上做过一些探索和研究,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体会,愿意和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和我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主动学习
学习金字塔以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为衡量指标,比对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整体上来说,主动学习的效果更好,知识留存率更高。主动学习分为三种类型:讨论、实践、教会别人,这三种类型的学习效果依次增加。所以我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应用这三种方式来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和同事朋友一起交流讨论一个问题,自己把一些示例代码敲一敲,调试一下,运行一下,修改运行一下,看看结果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预期,当然也可以把一些好的开源项目克隆到本地运行调试一下,这个过程就能学到不少东西。主动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当老师,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周围的人,把内容讲清楚,讲明白,写博客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不仅能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还能把一些有价值的好玩儿的想法分享出去,这个过程就能加深你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应用。
刻意练习
10000小时天才定律 VS 刻意练习?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看两本书《异类》、《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概括来说就是有目的的练习,寻求反馈,通过反馈找出自己的不足,改善工作流程,调整练习内容,总结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技能水平。反馈+调整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简单重复的话,就算是10000个小时,也很难达到大师的水平。刻意练习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弹钢琴,既需要保证练习的时长,还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反馈才能有所突破。所以为了更近一步体会刻意练习的感觉,我自己也在练琴,因为平时的工作就是敲键盘,通过职业的训练手速还可以,感觉练琴和敲键盘其实很相似,所以就入坑了,这里推荐一个入坑视频《处处吻》。另外专栏《左耳听风》的《98 | 高效学习:深度,归纳和坚持实践》这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ARTS的活动,就是每人每周写一个 ARTS:Algorithm 是一道算法题,Review 是读一篇英文文章,Technique/Tips 是分享一个小技术,Share 是分享一个观点。我之前并没有参加,现在博客搭好了,想来尝试一下,我把具体的任务活动放到了Trello上,这样大家就能看到我的任务进度以及分享的内容了。
费曼技巧
理查德·费曼是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物理学家,费曼学习法就是由他提出的。使用这个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学习的东西,其中衡量标准就是,你能不能把自己学习的东西,让一位8岁的小朋友理解,这就需要我们用小朋友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解释我们学习的概念或者是理论,这背后通常需要自己对一个概念把握准确,理解清晰,同时能和周围具体的事物发生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我能把学到的有用的东西,和家人朋友讲明白,尤其是不同行业的人交流的时候,大家对彼此的行业都不太清楚,借助费曼技巧把一些行业相关的东西讲的通俗易懂,这样大家的沟通就能更顺畅。费曼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在《别逗了,费曼先生!》中记录了他做过的有意思的事情,观察蚂蚁、打鼓、撬开秘密基地的各个保险柜等等,想要知道更多精彩的故事,可以找书来读一读。
学习闭环
输入->笔记->内化->实践->输出
学习可以分为多个环节,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学习都停留在输入和笔记环节,如果没有考试和面试的话,我们也不知道啥时候会再翻开笔记,随着时间的流逝,之前学过的东西就会开始遗忘,如果是用纸质笔记本来记录的话,很有可能已经连笔记都找不到了。所以怎样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笔记,能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找到就很重要,关于知识管理和知识内化,我学习了这两个课程之后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一下。走完内化环节,应该就对知识本身掌握的差不多了,但是这还不够,毕竟理论和实践还是有一段距离要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完知道怎么用了,可以更近一步,把实践的经历和心得记录分享出来,记录其实是分享的第一步,是分享给自己,真正的分享就是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周围的人,或者分享到公开的平台上。这样就走完了一个学习的闭环,输出还是很重要的,自己理解是一回事儿,能给别人讲明白是另一回事儿,强化输出可以让知识沉淀也能很好的锻炼我们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思维闭环
想法->记录(提问)->思考->探索(求解)->实践->总结->分享(潜藏)->完善->关联->更新->归档
我平时有记录问题想法的习惯,这个思维闭环也不是我一开始就知道的,之前仅停留在探索的环节,就是有了问题,记录下来之后,闲暇的时候会去尝试找到问题的答案,是一个求解的过程,偶然的几次,当我找到问题答案的时候,我会忍不住和朋友分享,这个过程重复出现过好几次。于是我开始意识到,这个地方应该是有一个闭环的,所以我开始尝试完善和补充这里面的中间环节,最让我感到有意思的是,在和朋友分享的过程中,因为交流是随机的,偶尔会出现灵感的碰撞,聊着聊着,就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冒出来,很神奇,这些想法其实已经早就存在了,但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我把这类想法称之为潜在的想法。所以你看分享不光是能传递价值,而且可以激发出来新的想法和思考,也让我有更多尝试的方向。发现了这些新想法我会及时的去把它们记录下来,和之前的一些想法尝试关联,然后更新旧的一些想法,最后归档。这个过程偶尔会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我也意识到,这个思维闭环的流程打通之后,你引入的想法越多,你的收获也会越多。
学习体验
体验简单划分为好的体验和不好的体验,对于好的体验,我们会不自觉的想多经历几次,对于差的体验,我们会直接拒绝。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到一个餐馆用餐,如果这个餐馆的卫生条件不行,服务态度不行,价格不公道,菜也不符合自己的口味,那我们大概率是不会再去第二次的。在产品设计中,用户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产品、设计、交互、工程师会不断优化和改善用户体验,让产品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这样才能留住老用户,吸引新用户。对于学习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学习体验太差,比如一来就从最困难的题目开始,半天都没有思路,不知道怎么开始,那这就是一种不好的体验,很可能就会直接放弃掉,然后去玩儿手机了,相反,如果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能从自己熟悉题目开始解题,而且题目越做越顺手,那这种体验就非常棒,我们就更容易完成题目。对于阅读也同样适用,环境,氛围,情绪,内容,情节,这些虽说不是阅读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有意识的去把这些因素往积极的方向推进,这种体验和效率的差别就像是在工地旁看书、在咖啡馆看书、在家看书和在图书馆看书的差别。对于想要作为习惯来培养的事情,可以通过不断优化体验来让这件事情做起来更舒服,更顺畅,这样就更容易持续下去。反过来,对于想要做出改变的事情,比如想要放下手机,从体验的角度分析,刷手机停不下来,主要就是网络太顺畅,内容太有意思,手机性能过于强悍,应用种类过于丰富,运行过于流畅,使用过于频繁,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包括降低网速,卸载应用,降低配置,限制时间,更换非智能手机,体验变差了,自然我们就能放得下手机了。我自己的例子是,在平板上刷视频体验非常好,不容易停下来,后来把应用卸载了,看视频只通过网页浏览,同时把视频的画质调低,果然刷视频的频率显著降低。
流程搭建
流程化和自动化是开发过程中少不了的一部分,但这更多的是在工作中,那生活中能不能同样的打造和搭建自己的流程呢,比如阅读和写作?可以对任务进行分解,写作包括选题、找材料、阅读材料、提取观点、比对观点,整理总结等等,不过我这里想分享的不是这些具体的流程要怎么去做,而是说在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什么都没有,搭建流程费时费力为什么还要去做?就拿我搭个人博客这件事情来说,为什么不直接在其他的博客平台直接创作呢,这样还能把文章同时发布到多个平台。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是这样,但是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就少了自己动手的乐趣,从0到1的过程还是很不错的,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等着解决,好在我并不是第一个做这件事情的人,已经有无数的前人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分享了出来,顺着他们的指引我也完成了自己博客的搭建。这个搭建博客的过程其实和挖掘隧道很类似,在没有隧道之前,为了通过一个地方,可能得绕很远的路,会有更高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从短期来看,挖通隧道会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从长期来看,这又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情,只要把隧道打通,把流程打通,从长期来看会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这个事情是有长远价值的。所以对于这种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也是愿意去做的,而且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感觉还挺不错的,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现在我就可以更多的专注在内容上了。
极其幸运
阅人无数:视频平台的兴起,让无数的普通人也能够分享自己的生活,能让更多人看到和自己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挺好的,毕竟人不可能只有一种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我所接触的平台有两个油管和B站,众所周知B站是个学习的平台,这两个平台也让无数的人脱颖而出,成为百万粉丝的博主,也有更多的博主在走向百万粉的路上,至于怎么使用这两个平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绝对的对错之分,只要自己用的开心就好。我自己是把平台作为窗口,让我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向这些人学习,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去质疑镜头下的生活是否真实,是否存在,但是我确实从一些博主的视频中看到了他们对于生活热爱和对自己作品的打磨,也让我看到了更多更优秀的人还在努力的学习,这种正能量对自己的学习也能起到了推动作用。平台消除了物理的距离,让更多优秀的人和作品得到了展示的机会,让人忍不住点赞收藏。
名师指路:从学校毕业了,没了老师该怎么学习?看似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但相反我们其实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老师,加入他们的课程,阅读他们的著作,在专栏下和老师留言互动,答疑解惑。如果你追随的都是同一个作者,那学习专栏和阅读著作有多大的区别呢?当然区别是有的,书籍出版的时候已经就截稿了,已经定型了,读者拿到手上的时侯作者也已经完成交付了,但是专栏是动态的,作者和读者可以在平台上互动,主题和方向是事先确定好的,但是具体的内容会根据读者的反馈调整,比如增加一些章节来回答一些具体的问题,这种方式让读者和作者的距离更近,我们总说读书是和作者交流,但是读书只能是单向的交流,专栏的这种形式,让双向的交流成为可能。另外也会有一些作者会在专栏的基础之上,补充内容章节,出版图书,这其实就是读者和作者共创的产物。目前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两个老师,一位是左耳朵耗子,给开发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和参考,他在极客时间上的专栏《左耳听风》让我收获良多,如果还不知道这个专栏的朋友,可以订阅学习一下。另一位是吴军老师,我在得到上订阅了他的所有专栏,其中《硅谷来信》系列干货很多,我也购入了吴军老师的系列书籍,目前看完了《浪潮之巅》、《大学之路》、《具体生活》、《智能时代》、《态度》、《见识》、《全球科技通史》,看书的速度,跟不上老师出书的速度,实属惭愧。
拥抱开源:开源对生活有多少影响,这个还不太好衡量,如果不是做技术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我们平时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手机应用APP背后都有开源的影子,应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后端的服务,提到服务就离不开服务器,现在大多数服务器上都是运行的Linux操作系统,这是全球享有盛名的开源项目,有上万名顶尖工程师贡献核心代码。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运行着各种各样的服务组件,数据库、缓存、中间件、应用容器等等,大多数也是来自开源组件,每个组件背后都有一个活跃的社区贡献代码,开源对于开发人员的好处是我们可以直接查看组件源码,这样就能清楚一些组件模块的实现细节,源码一般都是技术水平较高的一帮工程师写的,看源码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经典的设计思想,好的实现方式和代码风格都可以借鉴到我们自己开发的项目中。
写作探索
读书有感
自我教育:阅读是自我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是最好的内在动力,看书的时候,可以让我慢下来,静下来,遇到一本好书很愉快和遇到一个非常值得交往的朋友是相似的。
啃大部头:我之前尝试了一下啃《代码大全2》,慢慢啃出了爬山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山路不熟悉,一天只能前进10米,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到山顶,一路感慨,风景尽收眼底,第二次尝试的时候,路况已经渐渐熟悉了,速度也快了起来,一天能前进50米,所以当我第二次来到同一个地方的时候,突然就有此感悟,同样的地方,心态不一样,体会也不一样,第一次的时候是哇,走了这么远了快到山顶了,第二次是,哇,我又来到了这个地方,感觉和爬山有点儿像呢,下一次,就是1天前进100米了,等你这个路都熟悉了就可以自己画地图了,通往山顶的路线是怎么样的,或者是站在某个景点,也就是书中的某个知识点,比较迷人有意思,可以标注出来。
讨论交流:读书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你读了这本书,其他人也读了这本书,你们之间可以彼此交流看法,探讨一些问题,就像上课一样,要是单纯的看课本学习,肯定没有看完课本,然后有老师引导回答你的疑问,或者说你和老师同学在课堂上对一些问题互相探讨交流有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好的电视剧出来了,就会有很多人去追,一个是剧本身是真的有意思,另一个就是看完剧之后可以和同事朋友同学一起讨论剧情和细节。
记录分享
在博客搭建起来之前,我曾经用 Day One 写过3年的日记,所谓的吾日三醒吾身,就是会反思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记录一些想法和感悟,这是一个对内的过程。后来把过程简化了一下,只是用Note记录一些想法,然后慢慢的开始和朋友讨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分享一些我收获到的感悟和心得,这种方式慢慢的让我感受到了记录和分享的乐趣。记录让我看到了过去自己的一些成长和变化,同时我也意识到,有一个好的习惯作为基础,可以延伸出其他的习惯,只要主要的习惯还在发挥作用,其余的习惯也能跟着保留下来。记录对我自己来说是有价值的,分享能让这份价值传递出去,所以现在我开始尝试通过博客的方式,把好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记录下来,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留下一些脚印,让我能够找到回去的路,也希望能够给后来的人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引。
目前理解
最近一次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写作和炒菜过程差不多,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准备材料和制作成品,制作过程又有各种烹饪手法,讲究色、香、味俱全,给人吸引力和口感,写作过程也是类似的有对应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结构,写出来的文章读起来怎么样,就和菜的口感差不多,文章内容的价值和食材的营养价值类似,一个作用在精神层面,另一个作用在生理层面。
炒菜和写作还有一个方面很相似,是在选题上,就是你要炒的菜是什么,需要哪些材料,采用那种烹饪方式能做出来,而且味道还不错,写作是先选择一个主题作为核心,围绕这个主题,我需要收集整理那些材料,作为我的素材观点,然后采用那种合适的写作手法和文体结构把一个主题讲清楚。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炒菜和写作都是技能,只是品尝菜和看别人的文章,是学不会这些技能的,只有自己多尝试多练习,才能越做越好,一开始的话可能会产出黑暗料理和垃圾文章,不过还是不能放弃,只有更多的实践,手艺才会更好,材料就那些,方法步骤也就那些,多炒几遍,多写几次,水平自然会提高。
尝别人炒的菜,读别人写的文章,看不到背后的生产过程和创作过程,只是说能提高我们的品味,但是对提高厨艺和写作能力,没有直接的帮助。如果能直接向作者讨教经验那肯定是不错的,但是这种机会比较难得。只能是我们通过已有的结果,反推和模拟创作过程,划分步骤,补齐原料,然后尝试自己创作,对比自己和原作的区别,当然能够融入自己的个人特色,就更不错了。如果我们能看到创作过程,比如看视频教程,那就可以模仿实践,模仿是学习的最基本方式,你模仿的越接近原作品,那你和作者的水平差距就越小。如果你能尝过一道菜,就能自己把它做出来,而且在味道上不分上下,那你和作者基本就处在同一水平了。
最后一点,反馈很重要,要自己尝自己的菜,自己读自己的文章,同时要让其他人参与进来,反馈问题,求解问题,不断改良优化,这就是刻意练习的实践版了。
补充一点,在我不断完善这篇博客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一点有意思的东西,能够解释为什么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地更好。虽然说我只写了一次,但是我会把自己写的内容看很多次,这就很像我们工作中写的代码,代码只写一次,但是会被自己和其他人阅读很多次,如果出了问题,还需要对问题定位,这个过程就会更细致的检查自己的代码,写完这篇博客的时侯,我也是反复检查了好几次,然后才发布,所以就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检查审阅,让我对自己写下的内容更熟悉理解更透彻。反思我们日常学习做的笔记,因为不需要公开,只要用到的时候能找到就行,所以大概率是记录1次,回顾0次,过段时间再看又得从头学一遍,以上,养成写博客的习惯还是很重要的。
主题方向
对于个人博客来说,主题上没有太多的限制,我自己的定位是以技术笔记为主线,记录自己遇到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尝试研究一些新的技术和开发框架的源码,测试一些好用的第三方组件和类库,翻译一些不错的技术文章,回炉学过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学习生活为支线,整理读书笔记,探索提高学习和阅读效率的方法理论,推荐实用的应用、工具、网站、课程……
生活探索
平行世界
平行世界,多元生活,这是在大冰的书里读到的,目前我读过《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好吗好的》、《我不》、《你坏》、《小孩》,这些作品里面讲述了大冰一些江湖朋友的故事,很多人物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作者拥有多个职业身份,身份不同所在的地方不同,做的事情不同,接触的人也不同,这就是同一个人,在同一个世界,却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也就是多元的生活。我曾经也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在满足生存的前提下,只做一件事情,那这件事情是什么?我有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来找到了答案,探索未知世界。人类天生就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慢慢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在社会上的生存需要的条件已经基本满足,甚至都不需要在学习很多新的东西了,靠经验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所以有一部分人会失去探索的精神,失去好奇心与求知欲,停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但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却永远不会满足现有的知识和工具,为了好玩儿,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他们总会尝试各种方式解决新时代的问题,从而推动新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历史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
多元思维
在《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提出了多元思维模型,社会是复杂的,如果只是靠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完全解释这个世界上的诸多现象,我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各个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有自己专业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但是这些不同的角度也不能完全把一个事情所有的面都看到,会存在盲点。所谓的多元思维就是说我们应该掌握更多主要学科的基本常识与模型,丰富自身看问题的角度,在生活中遇到事物,尝试联系不同学科的常识与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也是目前一些跨学科合作项目能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多元思维还可以和阅人无数结合起来,就是我会关注一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博主,他们分享的内容本身就是多元的,通过这种方式我就能更多的了解到自身领域之外的世界。另一个获取多元信息的途径就是得到专栏的评论区,能看到不同领域的人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探讨和见解,个人从中收获也是蛮多的。
行动准则
- 发掘自己的核心优势,并把它发挥到极致;
- 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做正确的事情,坚持下去;
- 寻找什么是有效的,坚持去做,发现什么是无效的,坚决避免。
最后,从2021开始,让我们一起走向下一个10年,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